你可以再靠我近一點

隨著時代與科技進步,柬埔寨當地即便是生活條件不佳的村落,隨手拿到一支可上網的智慧型手機也不是件太難的事情。當孩子們上了高年級,認知與肢體靈活度有一定能力後,便會開始探索這個新奇的玩具,當然也包含Facebook社群網站。

於是,回國後我們陸陸續續就會有團員接收到孩子們的交友邀請,接受了以後就會遭受洗版,也就是對每一則貼文都按讚,使我們的通知欄裡清一色都是他們的訊息,而小朋友也不厭其煩地用簡單的英文訊息,試著與我們對話,但有些人會覺得不勝其擾。此時難免會有一種聲音:我們該怎麼面對這樣的關係?該不該接受他們的好友請求呢?

想起那年在當地服務,我坐在教室旁看著老師教英文。寫完板書,老師讓孩子們抄寫著單字的解釋,自己卻走出到教室後頭和校長一行人開始吃飯喝酒起來,只剩下三位翻譯和我在教室陪著孩子們。不懂得柬語的我,其實也不知道該怎麼跟學生解釋每個單字的意思,所以一直不太想要越職上台教大家英文。

此時,其中一位翻譯 Sally 來到我面前說:「這些孩子英文學的內容雖然比其他同學多,但是一直都沒有機會和真正會英文的人練習,學的再久還是沒有辦法有太多的進步。」

「就像是我們翻譯人員,其實我們三個翻譯在外面都各自有正職,但是來這邊並不只是工作,也讓自己有機會與你們接觸並練習中文,可是有時候會覺得你們距離我們好遠。如果可以的話你也可以跟孩子們用英文對話,讓他們盡量用自己所學過的跟我們溝通,這樣他們才有練習的機會,也才能有進步的可能。」

我才意識到,即便去到當地,我卻依然是他們無法觸及的對象,而這個藩籬卻是我自己建築起來的隔閡。後來 Sally 把我請到了台上帶著學生複誦黑板上的英文單字,我一邊帶他們唸著,也一邊把類似的發音單字寫下來讓大家知道發音的規律性,我才真正發現,我更靠近了他們一點。

回過頭來想,也許對孩子們而言,當我們離開後,Facebook 上我們的照片與消息就是他們僅存與我們的連結。我們所謂的陪伴,除了在當地的那三周,Facebook 提供了我們一個很棒的機會,讓他們練習現代化的資訊並使用英文與我們保持連結。其實我們的距離並沒有這麼遠,其實我們放寬心去看與接納,我們都能更靠近彼此一點。

詹博凱/國防醫學院醫學系學生

原刊於大手牽小手:週四志工報 _ 你可以再靠我近一點

 

延伸閱讀:

趙中麒/國際志工: 一段學習與陪伴的援助發展之路

https://www.twreporter.org/a/opinion-karen-thailand-myanmar-volunteer

【投書】那些不斷到泰北服務的臺灣志工們

http://npost.tw/archives/26371

發表留言